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欒波老師出身於山東青島,與江文怡老師在青島大學求學時相識,兩人最終結為藝術與人生的伴侶。2020年,這對陶藝伉儷攜手來台,創立「陶喜滿緣」工作室,開啟在台灣的陶藝創作之旅。
早期創作以瓦斯窯與電窯為主的欒波老師,來台後在呂嘉靖老師的引薦下接觸柴燒技法。柴燒獨特的不可控性,讓作品自然呈現出如陰雨綿綿時的水墨朦朧,或是晴空萬里時的溫暖色澤。這種特性與欒波老師深厚的山水繪畫功底相得益彰,形成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。
2022年,在呂嘉靖老師的推薦下,欒波老師於天仁茗茶文化館舉辦首次個展「緣來如此」,透過陶藝訴說人與土地的深厚情緣;2024年,夫妻二人獨立策劃「陶兒花開」個展,以「陶喜滿緣」為主題在桃園展出,充分展現他們對陶藝的熱忱與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。
(在北方,石榴常種植於家庭中,象徵繁榮昌盛、幸福美滿。)
欒波與文怡老師的柴燒作品,處處可見生活經歷的痕跡:北方家門前象徵多子多福的石榴樹、橫跨南北的蘆葦風情、日常所見的龍柏姿態,都是他們創作的靈感來源。欒波老師將傳統水墨技法融入陶藝,透過敏銳的生活觀察,創作出山景、植物與柴燒氛圍完美交融的作品。相較之下,文怡老師的「山花浪漫」系列突破技法框架,以細膩筆觸捕捉山間野花的生動姿態;「捲草紋樣」系列則靈感來自蕨類植物的纏繞生長,充滿童趣與自然靈動。雖然風格各異,但兩位老師都透過對自然的深刻觀察,藉由柴燒的獨特語彙,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。
欒波老師常說,每一次柴窯燒製都像是翻越一座高山。從排窯、歷時三天四夜的燒製,到長達二十天的降溫等待,其間氣候變化、木材特性、窯位差異,甚至創作者當下的心境,都會影響最終成果。杜牧詩「山行」描繪山嶺的千變樣貌,而欒波老師認為柴燒創作就像「行山」——翻越一座座山嶺,邂逅不同的風景。這種不可預期的驚喜,正是柴燒最迷人的魅力所在。
(每一次柴窯燒製都像是翻越一座高山。欒波老師認為柴燒創作就像「行山」——翻越一座座山嶺,邂逅不同的風景。這種不可預期的驚喜,正是柴燒最迷人的魅力所在。)
2025年6月28日至7月6日,「行山物語-欒波 江文怡柴燒器物展」將於極品閣隆重登場,完整呈現欒波與文怡老師的精彩創作。6月28日開幕茶會特別邀請兩位藝術家親臨現場,分享創作心路歷程並進行作品導覽。誠摯邀請您透過下方連結報名參與,一同感受柴燒山水獨一無二的藝術魅力。
開幕茶會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mnMT8wzBC3oCfsiZ6
極品閣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020MCPLIFE
行山物語線上展:https://www.2020mcplife.com/pages/exhibition-ruanpo-1
欒波 江文怡 經歷年表